中传、浙传、上戏三校播音专业考试侧重点各有千秋,中传聚焦新闻播读规范性,浙传细分专业方向精准考核,上戏强调表演性表达与综合素养。万氧艺考将详细描述三校考试侧重点差异。
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专业考试以新闻播读规范性为基石,贯穿初试至终试全流程。初试通过文史哲综合试卷考察文化底蕴,复试设置新闻播报、话题评述等环节,要求考生在2分钟内完成新闻消息播报、新闻话题评述或新闻脱口秀,重点检验新闻敏感度与语言组织能力。终试环节增设指定稿件播读与评述,考生需在镜头前完成两轮新闻播报,并针对第二篇稿件进行即兴评述,全程录像且禁止化妆,确保考察真实专业水平。备考时需强化新闻素材积累,每日跟读《新闻联播》培养语感,同时通过模拟评述训练提升逻辑表达能力。
浙江传媒学院播音专业下设播本、影视配音、礼仪文化、双语播音四大方向,考试内容差异化显著。播本方向三试设置指定材料表达与即兴口语表达,要求考生在1分钟内完成新闻稿件复述并展开评述;影视配音方向增设动画片配音环节,考察声音塑造能力;礼仪文化方向通过仪态展示与景物介绍,检验形体表现力与语言感染力;双语播音方向则要求英语新闻播读与汉语即兴表达双重考核。2025年校考新增AI语音测试环节,考生需完成语音识别与交互任务,凸显技术赋能趋势。备考需根据目标方向制定专项计划,如影视配音考生需每日练习10种以上角色配音,双语播音考生需保持每日30分钟英语新闻精听。
上海戏剧学院播音考试打破传统模式,构建表演、主持、编导融合的考核体系。初试要求90秒内完成叙事散文朗诵,复试设置即兴话题评述与才艺展示,三试则通过双人主持、故事接龙、情景再现等环节综合考察应变能力。以双人主持为例,考生需在抽中“东、南、西、北”等抽象主题后,与搭档完成4分钟模拟节目设计,过程中既要展现个人主持特色,又要保持节奏协同。备考需强化表演训练,每日进行30分钟即兴评述练习,同时参与戏剧工作坊提升肢体表现力,通过观看《朗读者》等节目学习主持节奏把控。
中传以新闻播读规范性构建专业壁垒,浙传通过方向细分实现精准选拔,上戏则凭借表演性表达考核塑造艺术特质。万氧艺考认为考生需结合自身优势选择目标院校,如嗓音条件突出者可主攻中传,表现力强者适合上戏,外语能力优异者可选浙传双语方向。备考阶段应建立“基础训练+专项突破”模式,在夯实普通话语音、发声等基础能力的同时,针对目标院校考试特点进行高强度模拟训练。